4月1日之后,新冠藥還能醫保報銷嗎?
比特派最新版本下載-安卓官網bitpie 【官網下載地址:bitple.top】請復制手機瀏覽器打開! 比特派是全球領先的多鏈錢包,支持 BTC/ETH/EOS/USDT 等多種區塊鏈資產,本站是專為移動端用戶開發,支持最新安卓手機,支持簡體繁體。,4月1日之后,新冠藥還能醫保報銷嗎?

文 | 《財經》記者辛穎凌馨
編輯 | 王小
2023年3月31日,暫行的新冠治療費用醫保報銷政策即將到期,此后新冠患者看病如何報銷?
目前,中國已有六款新冠小分子口服藥上市,除了真實生物的阿茲夫定已經進入醫保目錄,其余五款都將面臨報銷政策變化。
一份有關新冠口服藥價格的管理文件最先釋放出信號。3月28日,國家醫保局《關于完善新冠治療藥品價格形成機制實施分類管理的通知》(下稱《通知》),對醫保藥品目錄外的新冠治療藥品實施價格風險分類提示,分為A、B、C三類。
按照《通知》要求,如果能成為A類藥品,自4月1日起,各省將引導醫院優先采購,同時,可結合疫情防治需要,給予臨時性醫保支付政策。
這意味著,“即便沒有正式進入醫保目錄,A類藥品應該也能繼續享受醫保報銷。”一位接近國產新冠口服藥企業人士告訴《財經》,具體情況要等3月31號之前,新的醫保報銷政策文件發布。
根據此前的臨時政策,已上市新冠藥品都可享受醫保報銷。新冠患者在基層醫療機構發生的門急診費用,原則上不設起付線和封頂線,報銷比例不低于70%。
不過,一位知情人士向《財經》透露,在年初那一波新冠感染高峰中,只有較早上市的阿茲夫定和輝瑞的Paxlovid銷量相對較高。
這兩天,首個國產自主研發新冠藥安巴韋單抗/羅米司韋單抗聯合療法停產的消息令人唏噓。該款藥物投入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3.78億元)研發,卻最終只獲得約5160萬元收入。3月27日,騰盛博藥股價只有5.01港元,而在2021年12月,公司股價最高為52.60港元/股,如今股價已不足其十分之一。
當疫情呈低流行態勢,醫保支付或將回歸常態化。不過,這份《通知》帶來一個積極的信號,未來可能對創新藥進醫保有著深遠影響。
上述知情人士向《財經》分析,《通知》對產業最大的影響,是為創新藥進醫保形成了一個新的通路。在創新藥首發報價后,經過和相同適應癥藥品的比價,價格合適就能臨時進入醫保目錄,并持續進行價格動態調整,這就意味著不是一定要等到每年一次的醫保談判。
國產藥降價:對標A類藥,力爭進醫保
3月28日《通知》發布后,先聲藥業、君實生物相繼在官網發文,將每療程新冠用藥定價降至630元,最近獲批的眾生睿創也在當晚公開首發報價,每療程628元。
這剛好達到進入A類藥品的標準。根據《通知》要求,A類藥品療程治療費用,暫以醫保支付范圍內,價格較低的小分子新冠治療藥品最大療程治療費用為基準,不高于其1.8倍。
按照醫保目錄內阿茲夫定的定價,最高療程兩周費用約350元,1.8倍剛好為630元,因而調整后國產新冠藥的定價全部進線。
眾生睿創在首發報價同時,也明確提及“有望進入A類藥品名單”。
主動降價的企業,也是在為自己通過2023年國家醫保談判正式進入醫保目錄爭取機會。《通知》指出,后續醫保談判中充分考慮A類藥品首發報價公允性經濟性優勢、主動擔當社會責任積極貢獻等因素。
具體的分類結果,將會在4月1日直接顯示在各省藥品采購平臺中,A類藥品為綠色,B類藥品將被設置為黃色,C類藥品為紅色,并以彈窗等醒目方式向采購醫院提示相應風險。
目前,兩款進口新冠藥仍沒有價格更新,輝瑞維持1890元一盒,默沙東的首發價格也是1500元每盒。
B類藥品,按1月6日國家醫保局發布的《新冠治療藥品價格形成指引(試行)》的通知(下稱《指引》),進行首發報價或評估調整,定價與醫保目錄內同類藥品相差較大的。
值得注意的是,“輝瑞Paxlovid1890元的定價是在《指引》發布前制定,此后再未進行過公開的價格調整,這意味著可能會屬于未進行首發報價或評估調整的C類藥品。”一位業內人士分析。
C類藥品,指未按照《指引》完整進行首發報價或評估調整,以及評估結果明顯不公平不合理的新冠治療藥品,主要包括以下情形:未完整提交基礎資料、價格構成特別說明、創新性和經濟性特別說明等材料;報價高于臨床專業意見書所提采購價格預期30%以上等。
對于Paxlovid的分類預期,截至發稿,輝瑞尚未回復。
當然這個分類也是動態調整的,當新冠藥供求形勢、價格走勢等出現重大變化的,醫保部門適時研究調整參照基準和比價系數。而直到正式納入醫保藥品目錄前,企業也可持續開展評估調整,爭取入圍。
不掙錢?賺個吆喝吧
一藥難求的新冠感染高峰已經過去,對未來能否掙到錢,一位國內新冠口服藥企業人士坦言,“不樂觀也不悲觀,穩定開拓市場,不能盲目擴張。”
當3月24日,騰盛博藥的新冠藥物投入近14億元研發、卻最終只產生約5160萬元收入的信息傳出,使整個新冠藥市場蒙上了一層陰影,3月27日、28日兩天內,君實生物、眾生藥業、先聲藥業股價先后跌至2022年11月以來的最低點。其中,眾生藥業的新冠口服藥兩個交易日前才獲批附條件上市。
騰盛博藥的安巴韋單抗/羅米司韋單抗聯合療法,是中和抗體藥物,其他企業的是口服藥。
“口服藥和中和抗體情況完全不同,中和抗體藥物最主要的問題就是,對新冠病毒變異株開始失效,國際上也出現了多個類似的情況。而口服藥都對多個變異株的都有不錯的臨床數據。”一位國內新冠口服藥企業人士說。
新冠病毒還沒有完全離場。中國疾控中心信息,自3月3日以來,中國每日報告新冠核酸檢測陽性數仍保持在4000人以上。
上述國產新冠藥企業人士認為,新冠病毒是不可能完全消失的。從去年底的全國流行之后,大部分人體內的抗體水平還在3個6個月的保護期,具體情況還要到五六月才能有一個比較準確的預估。
根據公開數據計算,想回本,即便沒有降價,先聲藥業得賣225.44萬盒,君實生物得賣756.61萬盒。可作參考的是,經歷了2022年末的大規模疫情,當時真實生物唯一獲批上市的國產口服新冠藥,累計賣了850萬份。這是在售價相當于兩款剛剛獲批新藥定價一半的情況下。
所有的新冠藥物生產企業都在一個左右為難的十字路口,在盈利前景不明朗的情況下,降價嗎?
一位業內人士直言,不降價不可能有醫保報銷,少有患者會自費選擇國產新冠口服藥。
一位一級市場醫藥投資人對這一現狀也有擔憂,“國產新冠藥競爭生態有點差,定價太低就很難成為重磅藥”。2020年2022年中,資本市場對國產新冠藥的投資邏輯,已經不存在了。
對這些研發新冠藥的中國藥企好處是,至少賺了一波資本市場的“吆喝”。
2020年10月在港交所掛牌的先聲藥業,出現過兩次股價高峰,均與新冠口服藥研發相關,一次是宣布研發新冠藥之后,一次是2023年1月16日遞交相關上市申請當天,股價分別沖高至14.705港元和14.7港元。
受益更多的是眾生藥業,雖然股價已較最高點幾近腰斬,還是比因新冠概念飆升前高出約10%。更重要的是,這家原本市值剛過百億元的藥企,進入了大眾和更多投資者視野。如一位醫藥投資人說,“畢竟以前它們也好像沒有別的什么。”
受關注,意味著這些藥企將有更多機會融資及對外合作。
3月28日,君實生物宣布與康聯達簽約,通過合資公司于東南亞九國對抗癌藥物PD-1進行合作開發和商業化。合資公司由康聯達生技出資499.9999萬美元,君實則僅需“注入特瑞普利單抗在合資區域內的許可權益,以非貨幣方式出資認購”。此外,根據特瑞普利單抗研發及其他事項進展,君實生物可獲得最高不超過約452萬美元的里程碑款項,外加銷售凈額一定比例的特許權使用費。
3月24日,眾生藥業宣布了新一輪定向增發計劃,擬募資不超過5.9857億元,用于抗腫瘤藥物研發、數字化平臺升級等。
對創新藥企來說,想在新冠藥上賺大錢,已經不可能了。趁著新藥獲批、研發能力獲驗證的東風趕緊收一波現金流,投入其他項目,可能反倒是明智之舉。
1、北國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北國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北國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國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北國網書面授權。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北國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北國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 突发!欧佩克成员国集体宣布减产 总削减幅度超100万桶/日
- 销售队伍持续“清虚” 2022年上市保险公司新业务价值普遍下滑
- 产能过剩风险之下 德方纳米分红引深交所关注:是否与业绩增长相匹配?
- 匡威被耐克收购整20年,加剧运动休闲细分市场竞争
- ChatGPT补救方案将至 意大利当局:会进行评估 无意阻碍AI发展
- 东兴证券被证监会立案 保荐*ST泽达涉嫌未勤勉尽责
- 沙钢收购南京钢联遭“截胡”!“程咬金”竟然是它......
- 聚焦教学提质 中国东方教育“新招频出”
- 田洪良:主要货币短线操作指南 美指周一上涨在103.10之下遇阻
- 一条大消息!这只A股直线拉涨停
- 花旗:维持潍柴动力中性评级 目标价升至13.2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