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中國外交干了兩件世界矚目的大事
比特派app下載安裝-比特派官網app下載最新版本 【官網下載地址:bitple.top】請復制手機瀏覽器打開! 比特派是全球領先的多鏈錢包,支持 BTC/ETH/EOS/USDT 等多種區塊鏈資產,本站是專為移動端用戶開發,支持最新安卓手機,支持簡體繁體。,4月6日,中國外交干了兩件世界矚目的大事

(一)
4月6日,中國外交干了兩件世界矚目的大事。
世界矚目,毫不夸張。
不能講后無來者,但肯定是前所未有。
第一件,接待馬克龍和馮德萊恩的聯袂來訪。
一個是歐洲大國的總統,一個是歐盟委員會的主席,共同來到中國,讓人眼前一亮。
更讓人刮目相看的,還是中國最高領導人的“做工作”。
在和馬克龍共同會見記者時,他說,中方始終視歐洲為多極化世界的獨立一極,支持歐洲實現戰略自主,堅持中歐關系不針對、不依附、也不受制于第三方,相信歐方將獨立自主發展對華關系。
歐洲,你要戰略自主啊。
在和馬克龍共同出席中法企業家相關會議時,他指出,零和博弈沒有贏家。搞“脫鉤斷鏈”阻擋不了中國的發展進程。中方愿同歐方加強宏觀政策協調,反對把經貿、科技交流政治化、武器化,共同維護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為合作創造有利環境。
馬克龍當即表態,經得起考驗的友誼才是真正的友誼。法方反對“脫鉤斷鏈”,希望打造更加穩健開放的供應鏈……
在會見馮德萊恩時,中國領導人說,中歐雙方要正視差異,管控分歧,相互尊重。希望歐盟委員會著眼歐盟根本和長遠利益,從中歐關系大局出發,為中歐關系健康穩定發展發揮積極作用。
一些話,很意味深長的。
馮德萊恩這次也當即表態,歐方完全不贊同搞“脫鉤斷鏈”,希望同中方加強交往對話,盡早重啟三個對話機制,開展更多互利合作。
不得不說,很多工作,就這樣做成了。
當然,還有歐洲人最頭疼的烏克蘭危機。
在和馬克龍共同會見記者時,中國領導人說,中方堅持勸和促談、政治解決。中方愿同法方一道呼吁國際社會,保持理性克制,避免采取使危機進一步惡化甚至失控的行動;反對在任何情況下使用生化武器,反對武裝攻擊核電站等民用核設施;盡快重啟和談,等等。
請注意,中國和法方一道呼吁。
看了一下,這次來中國,馬克龍很高興。不僅僅中法之間達成了廣泛的合作協議,而且,還在烏克蘭危機上有很多共識。
他甚至說了這樣一句話:我們(兩國)大概有相同的脾氣,同樣深刻的認識,我們對彼此的差異和不同見解是了解的,但我們將充滿尊重,充滿信念、充滿友誼地來進行溝通……
嗯,中國和法國,大概有相同的脾氣。馬克龍真會說話。
作為歐洲一姐的馮德萊恩,也對中國領導人的表態很歡迎。
根據新華社的報道,馬克龍和馮德萊恩都表示,中方不是烏克蘭危機的制造者,歐方贊賞中方為推動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所做努力,期待中方發揮更加重要作用,愿同中方合作,找到勸和促談的辦法。
對中國,法國和歐盟都有強烈的期待。所以,馬克龍和馮德萊恩這次是聯袂而來。

(二)
第二件事,沙特和伊朗在北京正式復交了。
看視頻,秦剛站在中間,沙特外交大臣費薩爾與伊朗外長阿卜杜拉希揚分站兩側,秦剛將他們的手拽到一起,然后三人在微笑中,將雙手都疊放在了一起……
真正的相逢一笑泯恩仇。
就在北京,在4月6日這一天,在秦剛的見證下,沙伊兩國外長宣布,即日起恢復外交關系。
兩個中東的大國,一對曾瀕臨戰爭的仇敵,就這樣在北京握手言和了。
毫無疑問,這是今年迄今世界最重大的外交突破。
美國做不到或根本不想做到的事情,中國到了。
沙特和伊朗也很高興,這也是兩國外長七年來第一次見面。
根據新華社報道,兩人都贊賞中方展現大國擔當,支持沙伊成功舉行北京對話,感謝中方再次為雙方重要會晤提供有力支持。表示將推進落實“北京協議”,持續改善雙邊關系,共同致力于維護地區和平安全穩定。
請注意:“北京協議”!
取得這樣重大的突破,顯然,與中國領導人的積極推動,有著密切的關系。
秦剛就說,沙伊關系改善,有三大利好:
一是為維護地區和平穩定提供更有力保障,對增強地區國家團結合作、緩解地區緊張局勢具有重大意義。
二是為世界各國通過對話協商解決矛盾提供重要示范,順應民心,符合時代潮流和地區國家共同利益。
三是為倡導全球安全倡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了精彩實踐。沙伊握手言和的一小步,也是人類跨越沖突、實現和解的一大步。
一小步,一大步。
很哲理,很中國!
我們更要看到,因為沙特和伊朗的歷史性和解,中東局勢正在發生重大深遠的變化。
以至于基辛格最近都感嘆,沙特和伊朗在北京和解,堪比當年他和尼克松訪問中國,從長遠來看,中國作為和平締造者的出現,“改變了國際外交的職權范圍”。

(三)
兩件世界矚目的大事,都發生在4月6日的北京。
最后,三點感慨吧。
第一,還是要拼經濟啊。
我們看到,最近一系列領導人來訪,德國總理朔爾茨來了,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來了,西班牙首相桑切斯來了,馬來西亞總理安瓦爾來了,新加坡總理李顯龍來了……
如果不是突發重感冒,巴西總統盧拉也早來了。
現在,又是馬克龍和馮德萊恩聯袂而來,說明了什么?
至少說明了一點,中國的大國魅力,外交的魅力,市場的魅力。我們更要看到,德國、法國等國都帶了龐大的商務代表團,馮德萊恩也明確說了,完全不贊同搞“脫鉤斷鏈”。
如果中國沒有這么大的經濟體量,如果中國經濟沒有蓬勃的活力,這些領導人會紛紛前來嗎?
所以,對中國來說,還是要拼經濟啊。強大而有韌性的中國經濟,是我們最大的底氣。
第二,這才是外交藝術。
讓兩個幾乎戰場相見的仇敵,在北京握手言和。很有意思的是,當初的沙伊秘密談判在北京,現在的外長相見也是在北京。
北京,成了中東和平的福地。
我們還要看到,歐洲領導人紛紛來華,一個重要的話題,就是和中國商量如何解決烏克蘭危機。
這種緊迫感,我總覺得,還同中國領導人不久前對俄羅斯歷史性訪問有關。中國的勸和促談角色,更給歐洲人極大震動,以至于不久前一篇西方媒體文章就感嘆,歐洲領導人說:我們不能失去中國,文章中一句話還很有動感,“現在歐洲領導人正在預訂飛往北京的航班。”
馬克龍說得尤其更加直白:必須盡可能讓中國站到我們這一邊……所以,這一次,他特意邀請馮德萊恩和他一起去北京。
什么是外交藝術?
這就是外交藝術。
第三,將朋友搞得多多的。
我們也不用回避,我們還面臨著一系列嚴峻的挑戰,美國還在對我進行全方位的遏制、圍堵、打壓,但在這種背景下,一大批外國領導人來到中國,沙特和伊朗也在北京談判、復交……
這就是中國外交的微笑攻勢。
不是所有來的人,都與我們是老朋友。但來了都是客,哪怕有分歧,都很正常,我總覺得,見面溝通多了,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就是老交情了。
中國和法國,中國和德國,中國和歐洲很多國家,在烏克蘭危機上,在很多問題上,其實是有共同利益的。歐洲畢竟是歐洲,歐洲畢竟不是美國。在涉及重大利益問題上,西方也不是鐵板一塊的。
我總認為,辱罵與恐嚇絕不是戰斗。善于斗爭,有時是針鋒相對,以牙還牙,但更多時候,還是要博弈,要自信,要從容,要有謀略,也要給對方轉圜的機會和空間。
敢于斗爭,更要善于斗爭。
將朋友搞得多多的,將敵人搞得少少的。這樣的中國,何懼之有?
好一個春天里的中國外交微笑!
來源:牛彈琴
1、北國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北國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北國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國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北國網書面授權。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北國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北國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