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殯葬第一村”:暴利與我無關
比特派(Bitpie)官网-比特派钱包app官方下载最新版 【官网下载地址:bitple.top】请复制手机浏览器打开! 比特派是全球领先的多链钱包,支持 BTC/ETH/EOS/USDT 等多种区块链资产,本站是专为移动端用户开发,支持最新安卓手机,支持简体繁体。,“中國殯葬第一村”:暴利與我無關
對于殯葬用品幾乎毫無了解
北京向南100公里,在津雄高速雄縣東出口外不遠的地方,便是有“中國殯葬第一村”之稱的保定雄縣米北莊村。
米北莊村之所以出名,是因為這里有條名為市場街的街道。在這條約一公里長的街道兩側,分布著上百多家殯葬產業相關的店鋪,從絹花、紙錢到花圈、壽衣、壽盒,應有盡有。
每逢農歷三、五、八、十,市場街都會有集市,來自全國各地的批發商和零售商都會匯集于此,物流貨車會將街道堵得水泄不通。
有報道稱,米北莊村壟斷了全國近90%的殯葬用品,甚至戲稱這里出售的冥幣,控制著“陰間貨幣流通”。因此,也有人稱米北莊村為“陰間金融中心”。
在外人眼里,殯葬行業神秘而暴利,但在米北莊村人看來,這不過是從祖輩傳下來的買賣。
“暴利與我無關。”清明節前,一位米北莊村村民對《中國新聞周刊》說。
清明節前靜悄悄
3月30日上午,《中國新聞周刊》記者抵達米北莊村,本以為清明節之前,市場街會熱鬧火爆,但事實是,在市場街,上百家經營殯葬產品的店鋪,開門營業的不足60%。
不過,街道上隨處可見懸掛著河北、山西、內蒙古、山東、遼寧等省號牌的小型貨車和轎車,但大型物流貨車并不多見,整條街道十分安靜。

在米北莊村,從事殯葬產業沒有任何忌諱。“××壽衣、××花圈、××壽盒”店鋪的名字甚至多為店主的姓名。所以,在部分視頻博主的鏡頭下,米北莊村經常呈現出一種看似神秘主義的魔幻色彩,和當下的“土味文化”頗為契合。
但事實上,僅從觀感上看,米北莊村和華北大部分普通村莊別無二致。市場街的市場布局為“一家一品”,店鋪小而散,看似零散,卻因產品品類而有所區分。
路東側多為壽盒、壽衣店鋪,越往西店鋪規模越小,經營品類也逐漸向低端轉移,花圈、紙活、絹花甚至是半成品。
“顯得冷清,是因為米北莊村做的不是零售,而是批發,所以大量的貨都已經發出去了。”一位售賣絹花半成品的商戶王勇(化名)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雖然現在物流發達,但還是需要時間,4月5日是清明節,很多地區的農村,在這周末,甚至上周末都已經上過墳了,這些東西現在再往外地發就來不及了。”
王勇對《中國新聞周刊》介紹,米北莊村的殯葬買賣,幾乎涵蓋殯葬產業的所有部分。但在商戶們看來,殯葬產業和很多產業相似,同樣是有淡旺季之分的。殯葬產業的淡旺季,和不同季節的死亡率有關。有大量相關科學已經證實,冬季和夏季相比,死亡率會更高,一些心腦血管疾病在冬季發病后致死的比例也高于夏季。
米北莊村的商戶們,并不清楚具體的死亡數據是多少,但他們能從客戶和訂單上,明顯感受到不同。每年冬天都是殯葬產品銷售的旺季,從農歷臘月到次年農歷二月間,壽盒、壽衣以及葬禮相關的產品銷售的量都會更大。
清明節、中元節和寒衣節三個與祭掃相關的節日前半個月,會出現短暫的祭掃用品的小旺季,除此之外的時間,殯葬產業都是冷冷清清的。
“那些關著門的店鋪,并不是倒閉了,而是他們在兩個月前已經把貨發完了,現在是備貨的時間,過年之后很多店鋪就把清明節的貨發完了,那個時候熱鬧著呢。”王勇對《中國新聞周刊》說。
“暴利與我無關”
“全國90%的殯葬產品是從米北莊村賣出去的?你信么?我反正不信。”一位在米北村經營20年壽盒生意的商家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
“這條路有多長?這里一共多少店家?全國有多少人?原材料源頭都在哪?想明白這些事就能知道,米北莊村現在不可能壟斷這么高比例。”該商家說。
該商家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以壽盒為例,批發價從幾百元到幾千元的壽盒都有,但是走量最大的還是200~400元的中低端貨品。
“從米北莊村出去的壽盒就是這個價格,中間商和零售商最后售賣給消費者多少錢,我們管不著,也不知道。300元從我這里買走,你能賣20萬,那是你的本事,因為我們走的是量,所以暴利不在我們這端。”該商家說。
該壽盒商家的說法,得到了其他米北莊村殯葬產業經營者的認可,但絕大部分受訪的商家都表示,殯葬行業的利潤空間確實很大,但能否獲得更大的利潤,是多方面原因綜合導致的結果。
雖然不同地區喪葬習俗、禮儀不同,采用的下葬、祭掃方式也不相同,但在傳統文化中,“死者為大”卻是相同的。“人都走了,要走得風風光光。”一位商戶說。
米北莊村的一位村民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土葬改革為火葬后,壽盒在銷售端的利潤就明顯提升了。他說,“就拿原來農村土葬打棺材為例,以前,我們村里條件最差的人家老人走了,一口棺材也要三四千元,條件稍微好點的人家,棺材都會選擇七八千元的,更富裕的棺材上萬元的,也比比皆是。”
土葬改火葬之后,棺材不需要了,變為壽盒,村民很習慣地接受了1500元的零售價,因為大部分人認為,比棺材便宜多了。“大城市中,一個壽盒賣幾萬元,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前述經營壽盒的商家對《中國新聞周刊》說。
除壽盒外,壽衣、花圈、紙活等殯葬用品,在米北莊村也都可以買到,按照提貨量的大小以批發價販賣給前來上貨的各地批發商和零售商,最終商品被送到消費者手中。
在米北莊村受訪的商家看來,人們常說殯葬產業中的暴利,很大程度上源自殯葬產品在零售端的價格沒有統一標準,甚至消費者也沒有心理價位上的統一標準。絕大部分普通人,在親人離世之前,對于殯葬用品幾乎毫無了解。
“其實,我們發給北京、天津與山西、遼寧的貨并沒有區別,但是在不同的區域,最終銷售的價格明顯是不同的。”一位壽衣商家對《中國新聞周刊》說。
小村莊的大產業
米北莊村從事殯葬產業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
村里一位六旬老人趙華(化名)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自己也不清楚米北莊村的殯葬產業究竟從何時興起,但是他能回憶起,自己兒時在家手工制作紙花,到集市上賣的場景。
米北莊村的紙花制作工序并不復雜,將紙疊成花瓣狀,然后由鐵絲串起,疊加后加上底座,一朵花就做成了。通過染色,可以做出牡丹、梅花等各類形象。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生產大隊不允許私自制作紙花,但是村里還是有婦女、老人偷偷制作后,拿到集市上甚至是外省去銷售。
“那個時候的紙花,是純手工的,幾乎家家都會做。紙花很好看,也可以扎成花圈,十里八鄉的人趕集的時候都會來買一些米北莊村的紙花。”趙華說。
改革開放后,市場被打開了。1983年,米北莊村建起了紙花交易市場,吸引各地的客戶直接到村中交易。不久,市場中所銷售的商品就開始慢慢增多,壽衣、壽盒、印刷品,品類逐漸增加。
“別的村還種地的時候,我們還有自己的紙花工廠,村子里還有自己的東風卡車,可以說非常風光了。”趙華說。
據村中老人回憶,起初村里的產業都是自產自銷的形式,從其他地方購買原材料,然后進行簡單加工后銷售,隨著交易量逐漸增加,經營的品類逐步增多,前店后廠式的經營模式發生了變化,越來越多的商家開始聯系規模更大的廠家來保證貨量的充足和品類的多樣。
2000年后,由于交易量日益增多,村中興建了現如今人們交易的市場街,將商戶們從村中小路中的市場,遷入了市場街。后來隨著規模再次擴大,米北莊村以戶為單位從事殯葬行業的比例幾乎達到了100%。
“最初,只是本村人在這里經營殯葬產品,慢慢地周邊村鎮的人也來這里銷售,甚至河南、山東、浙江的商家也到了市場街。”趙華對《中國新聞周刊》說。
趙華回憶,大概在十幾年前,市場街每逢集市,幾乎水泄不通,來往的大車卷起的塵土,讓人睜不開眼。因為市場的繁榮,導致米北莊村逐漸與周邊村莊發生了不同,幾乎沒有人再耕種自家田地,大部分田地都承包了出去,家家戶戶都經營起了殯葬買賣。
很長一段時間來,米北莊村的年輕人務工首選的目標并不是鄰近的北京或者天津,而是留守家門口的店鋪中。與很多農村地區的空心化相比,米北莊村的空心化程度相當低。在當地人看來,這樣的選擇,好處頗多。家人得以團聚,老人得以贍養,孩子得以陪伴,生意得以紅火。
相關數據顯示,2020年,米北莊村的年產值超過10億元。不僅如此,米北莊村還起到了產業輻射的作用,由于殯葬產業巨大的交易量,方圓15公里范圍內的其他村莊也有不少以家庭為單位的殯葬產業出現。
米北莊村之困
據企查查數據顯示,近10年來,我國殯葬相關企業注冊量不斷增加,如今國內現存殯葬相關企業11.62萬家。2018年開始,每年殯葬相關企業注冊量突破1萬家,2022年超過2萬家,同比增長21.80%。2023年至今,我國新增殯葬相關企業7672家。
近年來,國家大力推行的殯葬改革,披麻戴孝、焚燒扎紙等殯葬舊俗,逐漸被低碳文明祭掃所替代。
就在米北莊村村民委員會的大院內布告欄上,也張貼著關于文明祭祀的倡議書。村中的廣播也不時播放出關于文明祭掃的倡議錄音。
“燒紙的人越來越少了,大操大辦的人也越來越少了。”很多商戶表示,雖然民間對于傳統殯葬文化仍有不小的依賴,但是各地政府出于環境保護、避免鋪張浪費、移風易俗等要求,管理的力度逐年提升,不少省市客戶的拿貨量和前些年相比,都有了不同程度的降低。
文明祭掃的倡議,帶來的最大改變是電子花圈的出現。市場街上,有部分商家經營電子花圈。和傳統紙質或絹制花圈相比,電子花圈多了幾塊LED屏幕,通過傳輸模塊可以憑借手機修改屏幕上的字樣,這樣的花圈可以多次利用。
與傳統花圈相比,電子花圈的銷售價格會高一些,主要提供給“白事一條龍”的服務商租賃使用。但從市場上來看,電子花圈的接受程度并不高,相比起紙質花圈來說,從長期看前景也不樂觀,只是因為米北莊村的產業集群效應,才使得電子花圈的買賣能做下去。
殯葬產品電子化,在米北莊村的人看來,并不是產業未來轉型的樣貌。“人們會越來越需要更有儀式感、更有體驗的殯葬服務,而不是為了應對環保要求把鞭炮、花圈、紙錢變成電子的。”一位電子花圈的商家對《中國新聞周刊》說。
與此同時,電商平臺的興起和工廠的轉移,也讓米北莊村的殯葬買賣發生了變化。前者打破了信息壁壘,后者則讓物流和運輸成本持續上升。《中國新聞周刊》依照品類在某電商平臺上搜索部分殯葬相關產品,與米北莊村的店家給出的批發價相比,差價并不明顯。
在米北莊村的殯葬產業集群中,只有少部分商家和各地市縣的殯儀館或者陵園有規范的商業合作,通過招投標的方式競標,最終成為供應商。絕大部分商家,仍然是以坐商的形式等待客戶和訂單上門。
據了解,米北莊村也曾嘗試轉型。幾年前,村里曾經希望在殯葬產業的基礎上擴充,嘗試進入婚慶市場,以求用“白事”“紅事”兩條腿走路。但簡單嘗試后發現,米北莊村以其經營“白事”的經驗和能力,不足以駕馭“紅事”。

“喪葬產品雖然使用量很大,但是產品本身做工和工藝水平仍然很低,因為很多產品為耗材,最終是要燒掉的,所以不需要十分精致。而婚慶產品則不同,不少新人都會將結婚的服裝、道具作為終身的收藏品,這樣一來,和米北莊村關聯的工廠和能力均達不到相應的水平。”一位米北莊村村民對《中國新聞周刊》說。
更重要的是,和“白事”相比,操辦“紅事”觀念的改變要更早,年輕人們接觸到的新概念、新產品、新形式更多,這些米北莊村的業態均無法覆蓋和把握。
轉型受阻之外,由于業態相對低端,可復制性極強,知識產權保護在殯葬產業幾乎不存在。
壽衣的紋飾材質、壽盒的圖樣材料、印刷品的類別和版式,由于這些東西都是極為簡單的工業產品,在依賴于二級批發商和零售商的傳統經營模式下,商家只能通過線下陳列和遠銷外地等方式來對抗原創產品被復制的速度。但在電商平臺上,新商品在上架的瞬間就面臨著被抄襲和盜版的風險。
“如今,這個行業幾乎是透明的。什么東西好賣,下一個月,家家戶戶都會有。”一位經營紙活的商家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
據《中國新聞周刊》了解,米北莊村委會曾提出過統一創辦村辦企業的倡議,將殯葬產品打造出屬于本村的品牌進行生產、銷售和推廣,但是和商戶們溝通后,商戶們的積極性并不高。
如今,米北莊村的商戶們,能夠互相競爭的就只剩下批發的價格,誰能便宜幾毛錢,誰就可能獲得訂單。商戶們經常因為幾毛錢和客戶說破嘴皮,最后不得不讓步,因為一旦談不攏,客人立刻掉頭就去了別家。
米北莊村的商戶都知道,這樣下去可不是個事。在他們看來,隨著原材料的價格持續上漲,物流成本上升,殯葬文化的改變,曾經紅極一時的米北莊村的殯葬產業或將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
據悉,米北莊村正在考慮引進優良的紅薯品種,通過科學種植和選品,把那些曾經被村民“遺忘”的土地撿回來。
一些曾經堅定留在米北莊村的年輕人,已經開始刷起了其他城市的招工啟事。在他們看來,這個祖輩留下的好買賣,或許無法支撐自己未來的夢想。
“房也蓋了、車也買了、娃也生了、老人也走了,是該出去看看了。”一位年輕的米北莊村村民對《中國新聞周刊》說。
發于2023.4.10總第1087期《中國新聞周刊》雜志
雜志標題:“中國殯葬第一村”:暴利與我無關
作者:胡克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熱門排行
- 1为什么买港股的地产股?半夏投资李蓓:比A股实在是便宜太多,折价水平显著高于市场平均的AH溢价
- 2对人工智能加强监管“为时过早”?美国国会科技专业议员这样解释
- 3存款高达3200亿元!美国又一家银行大跌,今年股价已“腰斩”!摩根大通CEO:危机目前尚未结束
- 4国都期货:供需格局改善 棉价上行可期
- 5本周日易帅!日本央行货币政策又将如何演绎?
- 6小非农暗示美国衰退将至?赌5月加息的人越来越少了……
- 73月黑猫投诉影音直播领域红黑榜:优酷酷喵会员问题多
- 8光年之外启动第二轮融资,估值10亿美元寻求融资
- 9中国农业银行与中国诚通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 10离不离是感情问题,怎么离是经济问题
- 11三六零回应周鸿胡欢离婚:私人关系调整,周鸿12个月不减持
- 12伦敦IPO市场急剧枯竭!融资规模暴跌至14年来最低水平
- 13主力资金 | 中字头个股大爆发,主力重金杀入这只股!尾盘主力资金买入这些股
- 14杨元庆公布联想新财年五大目标,研发投入将实现中期翻番
- 15地方政府债券发行、交易与做市新趋势分析
- 16花旗:维持中国人寿买入评级 目标价17.5港元
- 17金价“涨势不减”背后:对冲基金疯狂追涨,全球央行购金推波助澜
- 18美国就业市场显现降温迹象,交易员押注美联储今夏降息
- 19东南大学教授谈我国虚拟电厂的发展现状与后续规划
- 20中国黄金国际大涨近15% 招商证券维持强烈推荐投资评级